
中華面王精工細做謀發展 “一品鮮”盟主業界火四方
中華面王精工細做謀發展
“一品鮮”盟主業界火四方
本刊記者 陳巖
三邀記者為哪般 一品鮮步步為贏求發展
提起王威,那是白手創業領起創富軍團的中華面王;提起一品鮮,那是精工細做堪稱投資典范的創業項目。招商三載,一品鮮的金字招牌遍布全國大城小市、村鎮鄉縣,帶領了數百名中小投資者實現了脫貧致富、年利十萬的創業夢想。加盟連鎖,一品鮮的制面絕技更是得以一脈師承,即使跟風仿冒的競爭同行使出渾身解數,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仍舊使其望塵莫及。
平民面王如何白手創業?一品鮮如何用特色面條搶占餐飲市場?三年來,一品鮮緣何能在數百種投資項目中脫穎而出?競爭下,一品鮮又是如何擊敗對手盟主四方?關于這,似乎選項的讀者有著太多的疑問,競爭的同行有著太多的謎團。然而,英雄莫問出處,成功自有道理!《現代營銷》記者三訪一品鮮的經過,就真真切切目睹了這個“小面條做出大文章,小項目做火大市場”的財富神話。
2005年眾志成城拓市場
2005年,那是小本創業剛剛盛行的時期,一品鮮也剛剛開始面向全國招商。然而為數不多的加盟商卻頻頻傳來捷報,一品鮮特色燴面的所到之處竟然締造了“百店加盟百店火”的局面。為了探究虛實,也為讓中小投資者放心選項,同年3月,《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次派出特約記者王巖,來到河南滎陽的一品鮮總部實地采訪。當時的一品鮮還不具規模,一個面粉廠,一個小機械加工車間,一個不足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店……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設備,這樣的條件下,王威卻用一品鮮燴面,悄悄打破了四川面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撬開了百姓餐桌的億萬市場。
據記者回憶,當時的王威哪像個招商的老板,簡直和制面的工人沒什么兩樣,面粉采購、生產加工、店面銷售、送貨上門全部由他親力親為,趕上投資者登門考察,王威連接待的時間都沒有,常常是拉著選項者去采購、去送貨、去車間、去銷售,然而正是這樣真槍實彈的零接觸,才讓那些投資者毫不猶豫的掏出加盟費,跟著王威無怨無悔地拓市場、打天下、創品牌,樹豐碑。
2006年迎難而上求發展
2006年,是一品鮮具考驗的轉型期,簡陋狹小的廠房滿足不了供不應求的消費市場,陳舊的設備抗拒不了跟風仿冒的行業搶灘。為此,王威一面抓緊廠房和總店店面的擴建,一面和專業技師研究設備的換代升級。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一品鮮經過不懈努力,圓滿完成艱難的轉型。
同年10月,《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主編周海祥親自帶著記者第二次來到河南一品鮮特色面食加盟總部實地采訪。當時的店面雖然正在擴建中,但是生產車間的設備,全部都投入到了加工運轉的生產當中。隨行的記者看到有些設備的外觀己經發黃變舊,便斷定使用有些年頭了,王威自信的告訴記者:“這些機器從出廠到現在己經使用四五年的時間了,別看外觀有些泛舊,但性能卻絲毫不減,每天都在不停的生產,凡是一品鮮總部出廠配送的設備,質量和性能是有保證的?!痹谕蹩偟呐阃?,記者還來到了他的“滎陽白雪面粉有限公司”,剛一走進生產車間,就聽到了機器高速運轉的轟鳴聲,看到了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據悉該廠每天生產40余噸的面粉全部供應市場銷售。在這間面粉廠的隔壁,就是王威總經理2006年剛剛投資上百萬占地25畝擴建的“一品鮮食品機械制造廠”,一座占地兩層樓、使用面積近千平方米的科研中心即將投入使用。
為了能親口品嘗一下地道一品鮮燴面的特色之處,王威總經理開車領著記者去一家經營水煮魚的火鍋店,當記者囑咐王總帶些廠里的燴面下鍋時,王威笑著說:“滎陽很多地方都賣我的一品鮮燴面,糧店、面食店、各家飯店都有銷售的,如果我的產品連滎陽當地都看不見,哪還怎么做全國市場???”就在去飯店的途中,記者特意下車來到一家“糧油食品批發部”了解一品鮮燴面的銷售情況,小店的老板從冷柜里拿出一盒印有一品鮮標志的精裝燴面說:“就這精裝的每天都能賣幾十盒,散裝的經濟實惠,走貨更多!”在火鍋店,記者發現從一品鮮批發每斤1.50元的散裝燴面,在這里被分成八片,每片至少要賣一元錢,大家開玩笑地說:“王老板掏腰包花幾倍的價錢買回自己的燴面,有啥感想???”當記者自己動手把一品鮮特色燴面放在水煮魚的火鍋里涮煮后,筋道爽滑的口感確實比普通的面條強上好幾倍,周主編為了試試其的彈性,竟然將三寸的燴面抻出一米多長,火鍋店不知情的小服務告訴周主編:“這種燴面的彈性和柔韌性特好,你的技術不夠熟練,我們的廚師能抻得更長更薄更均勻呢!”
2007年風風光光這一年
2007年,一品鮮的品牌已然打響行業市場。同年11月,當《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記者李曉光第三次踏進一品鮮特色面食加盟總部的時候,投資數百萬元的鄭州市一品鮮食品機械制造廠正式落成,一座占地兩層樓、使用面積近千平方米的科研中心也已經投入使用??蒲兄行南略O機械技術攻關小組和食品技術攻關小組。前者由機械工業部鄭州機械研究院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參與航天發射臺設計的歐開良教授擔任技術顧問,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的研制開發,為一品鮮走出國門奠定基礎。食品技術攻關小組主要負責研究新型面食后續產品,如水果面、維他面、海鮮面、野菜面等,以此延長產品貯藏期,豐富產品品種,從而進一步提高一品鮮的核心競爭力。
截止2007年底,一品鮮的加盟商總數已達到529位,加盟店遍布全國多個省份。這次采訪中,記者還親眼目睹了總部將一品鮮機械通過物流配送中心發給全國各地加盟商的過程。在物流配送中心,一箱箱、一件件印有“鄭州市一品鮮食品機械制造廠”字樣的出色生產設備,已經裝箱起運,準備發往全國各地。在生產設備的外包裝上,真真切切地標注著接收地址和加盟商的名字,陜西榆林郭世杰、甘肅金昌王宜山、山東寧津張靜、江蘇泗陽呂茂虎……王威拿著發貨單認真清點每套設備,仔細檢查成型機、包裝機、包裝盒等配送物品外包裝有無缺損、是否完整。在貨運站的裝卸工用叉車運送機械設備時,王威親自現場指揮,并一再叮囑要合理搬運,防止設備在搬運中受到損壞。
從小車間到占地千頃的大廠房,從小項目到家喻戶曉的大品牌,一品鮮用無可爭議的事實,驗證了自身龐大的市場商機和步步為贏的企業實力。一品鮮,行業翹楚的稱謂如今早已當之無愧!
同臺競技實力取勝 一品鮮超過自我戰李鬼
商機越大,競爭越多。這可能是任何一個項目在發展過程中都無法避免的事實。高速發展的一品鮮悄然打響市場后,在引來一撥又一撥加盟商的同時,也引來了無數跟風仿冒的竟然同行。有些仿冒者竟然公開打著回報社會的謊言,拿王威自行研發的代老型淘汰設備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欺騙顧客,標價近2萬元的設備先付1萬就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問題所在,其目的無非是急速圈錢。面對不速之客的惡性競爭,一品鮮的當家人王威不僅不著急,反而一幅泰然處之的樣子。
王威憑什么這么自信呢?憑的就是令仿冒者望塵莫及的技術和一品鮮誠信至勝的金字招牌。就在別人還拿著圖紙,研究如何仿冒一品鮮機械設備的同時,總部強大的研發隊伍已經將第三代的升級產品投入試運行了。因此,《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記者李曉光第三次來到滎陽一品鮮采訪的第二個目的,也正是為了親身比對第三代新型設備和代淘汰設備的功能優劣。
2007年11月24日,在一品鮮機械廠的車間里,王威帶著記者和加盟學員一起檢驗了上百臺新型機械設備。為了對比性能,記者親身試效:1、代成型機更換刀具時非常麻煩,笨重的機械設備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更換刀具步驟煩瑣還需拆除幾個配件。同時刀具暴露在外,稍不留神就會不慎受傷,極不安全。而在更換第三代成型機不同的刀具時非常輕松,僅用了短短的幾秒鐘,而且更換刀具的機械部件配有安全保護裝置,隱蔽在機器設備內部,排除了安全隱患。新型第三代設備功能強,操作簡單,只需幾秒就可以更換一個模具。2、由于代揉壓機沒有薄厚調節功能,所出面團厚度一樣,以至成型機出成品還需連續壓面4到5遍,后一遍視其厚薄合適時才能成型,并且沒有定量包裝功能,全憑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大概掌握,每斤成品都要重新斤斤稱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面坯的產量和質量。而使用第三代成型機通過更換不同的刀具能生產二十多種產品,可以生產燴面坯、拉面坯、抻面坯、拉條坯、刀削面、餃子皮、貝殼面、螺絲面、普通鮮面條等20多種產品,所出產品寬窄、薄厚、粗細、長短、圓扁可隨意調節,成型機一次成型,定量切斷包裝、帶有成品面重量記憶調節鎖定功能,常年無需調試,人人都可操作,所出產品每斤重量準確一致,無需斤斤稱重。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設備功能滯后或出色,一比有說服力。從技術方面,跟風者根本做不到,也不敢現場對比。如今,滎陽一品鮮不但機械功能比跟風者出色,而且總部科研人員已經研究出了適應全國各地口味的70余種面條湯料配方,可以現場傳授給加盟商,比以往只看光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加盟商學成之后既可以開一家生鮮特色面食專營店,也可以經營一家一品鮮面館(飯店)。用總部的機械設備生產面條,然后再配上總部的湯料配方,保證面筋道、湯味更鮮!
與技術實力同樣具有說服力的,還有加盟商的實際經營情況。就拿山西太原的郭世杰來說吧,他關注王威一品鮮已經三年了,今年6月終于下定決心前往滎陽考察,親口品嘗過一品鮮的產品后,原本只想開家加盟店的他當場簽下了整個太原市的代理權。他覺得:民以食為天,面食是人的主食,市場很大大,只要口感好,生意差不了,而且利潤相當穩定。學成回家后,他在菜市場附近租了一個25平方米的民房,用于生產,然后在市內各大農貿市場和居民小區先后設了十幾個專賣點,開始自己經營,待市場做開后,再轉給其他人做。由于一品鮮產品口感良好,很快在當地打響響亮度。經過兩個月的精心運作,郭世杰的日銷量已經達到近600斤,好的專賣點每天可以賣出100多盒拉面坯,慕名上門尋求合作者絡繹不絕……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蓖跬岢罋g迎廣大投資者到滎陽實地考察,親口品嘗。一品鮮雖然一直被模仿,但是從未被超過!這是正王威自信的地方。
加盟感言情真意切 一品鮮扶貧幫困美名揚
一品鮮到底好不好?加盟商有發言權。529處加盟店我刊雖然不能一一拜訪,529位加盟商記者雖然不能一一垂詢,但是經一品鮮當家人王威的同意,我刊記者在529名加盟商檔案中,隨便抽樣采訪了幾位經營者。雖然加盟商操著不同的口音,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個省份,但是每個人對“一品鮮”的信任和稱贊卻從未改變。
2007年1月28日下午,記者撥通陜西富平加盟商張軍先生的電話時,他正在一家醫院做理療,一聽說要采訪一品鮮的加盟商,他趕忙從理療器械上走下來。據張先生自己講,他在加盟前不但考察了一品鮮總部,而且還向王威要了渭南加盟商王剛的聯系方式,親自來到加盟商的地盤核實情況。當他看到王剛一天能生產5、6袋面粉,雇了四五個小工往各大飯店、超市、零售點送貨的情形時,更加堅定了自己投資加盟的決心。張先生說:“我考察了這么多項目商,還沒有哪一家企業敢如開誠布公地公開加盟商的經營狀況,就沖這一點,我相信一品鮮錯不了!”
2007年1月29日下午,記者又拔通了安徽碭山加盟商楊芳女士的電話。當記者問起楊女士是如何想到要加盟一品鮮,這個項目到底好不好時?楊女士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一品鮮這個項目沒得說,我前前后后帶著樣品試銷了三次。次從一品鮮總部考察回來,我就帶走了幾斤樣品,分給親朋好友嘗嘗后,大家都說這機器做出面條,竟然比手搟的滋味還地道。第二次我又來到一品鮮,這次要走了幾十斤燴面,我把它們銷售給周邊的一些餐飲飯店,沒幾天竟然有人打來電話跟我訂貨。于是我第三次來到一品鮮,仍怕投資有風險,所以還是帶了幾十斤樣品試銷,這回我把范圍擴得更大,分散給各個超市,菜點做試銷,眼見著試銷點買面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家人竟開始勸我投資加盟。做生意靠的就是商機,我怕這些試銷點哪個精明的老板搶了先,于是連夜坐車來到一品鮮總部簽了合同。這不,我還沒咋雇人推廣,送貨的渠道就已經找上門了!”
隔著電波,我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品鮮在加盟商心中不可撼動的信任。那么我刊記者李曉光在一品鮮總部采訪時遇到的加盟經過,更加說明了一品鮮扶貧幫困的大誠意。在一品鮮總部,記者看到在重慶市北碚區加盟商袁守銀與一品鮮特色面食加盟總部簽定的區域經營協議中,特別注明:乙方若在甲方技術要求下仍然生產不出與甲方總部口感質量一樣產品,甲方雙倍賠償乙方損失。在記者現場考察過程中,正趕上袁守銀的店面臨開業試機,因為面粉的水分配比沒有掌握好,第二天就要開業……他心急火燎地連夜給王威打來電話,王威耐心地幫他分析了重慶當地小麥粉濕面筋含量水平和筋力水平。在開業的第二天晚上,王威親自給袁守銀打去電話詢問當天的情況,記者也隨即電話采訪了袁守銀,他的語氣中透著高興勁兒,告訴記者,“在王總的指導下已經徹底解決了面筋的濕度問題,天剛開業就賣了3袋,第二天來的都是回頭客,還有不少特意從遠道來的,就是要嘗嘗比手工做的還好吃的面條,結果加工出的4袋面還不到一天就全賣光了。這不,我現在還在忙著做面,準備連夜趕出6袋面明天賣,就這還怕供不上呢?!闭劦絽f議書上達不到標準雙倍返還的事,袁守銀笑著說:“現在我的顧慮都打消了,我以前也做過面食,這面的好賴我一嘗就知道,王總的一品鮮就是筋道,受歡迎、好賣,我就認準跟王總做面了?!?nbsp;